(资料图)
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黄炜信
根据雨情水情,我省相比往年提前8天进入汛期。日前,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岳阳调研时强调,坚持“全省一盘棋”,加强统筹协调、信息共享,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,探索物资库管理新模式,提高防汛防灾能力和水平。这为我们主动“迎考”划出了重点。
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,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是掌握主动的前提。防汛抗旱关系国计民生,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、防洪安全、饮水安全、粮食安全、经济安全、社会安全、生态安全等,是湖南发展与安全的重大课题,是一场坚决要高分作答的大考。
“宁可十防九空、不可失防万一,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出现,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。”各地各部门要严阵以待,抓好抓实汛前准备工作,扛牢防汛抗旱重大政治责任,强化忧患意识、底线思维,将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准备工作中,把防汛措施细化实化到“防抗救”各环节,确保责任落实到岗、到位、到人。
经历了去年罕见夏秋冬连旱的考验,今年汛期又异于往年,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。防汛抗旱,以“防”为主,“防住”为王。复盘去年湖南历时数月“抗大旱、抗长旱、抗极端干旱”的胜利,一条宝贵经验就是研判在前、部署在前,全省上下行动也在前。早在去年3月,湖南省委、省政府基于气象、水文部门对2022年汛期雨情水情趋势的预判,确定了抗旱工作总目标。近日,据气象预测,今年全省降水呈“前多后少、南多北少”趋势,前涝后旱可能性较大。也就是说,我们备汛充足,接下来就是根据汛情、旱情特点,做好预案、人员、物资等各项调配和落实。
强化科技手段运用是掌握主动的支撑。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“黑科技”在防汛抗灾中显身手。移动雷达、无人机、无人船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等智慧智能设备的应用,为抗洪抢险赢得先机。既应该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装备的智能化水平,也应该进一步加强与气象、水文部门协作、联动,利用水文气象耦合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精准延长预见期,用新科技筑起防汛抗旱的安全堡垒。
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。防汛抗旱必须提前“备考”、主动应对。在前期工作中,宁可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、把方案想得更周全一些、把措施制定得更细致一些,就越能够主动、科学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情、旱情,就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考验,实现发展这个“第一要务”与安全这个“头等大事”相互促进、协调并进。
责编:刘乐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关键词: